冰冰背 三伏天里下大雪属正常事儿
在驰名中外的人工天河——红旗渠畔,巍巍太行山大峡谷中,在一个小山村叫韩家凹村,在村里的山头上,石柱林立,峰峦叠嶂,人称“小张家界”。在村旁的山坡上,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,在近四十度高温的酷热夏季,这里缺凉风飕飕,在有的露天的石缝里竟保存着冬天留下的痕迹,大大小小的冰块撒布其间,晶莹剔透;大雨来临,这里雾气弥漫,犹如从石缝中涌出滔滔泉水,滚滚如洪水般向山下飞泻;大雨过后,这里冰凌挂壁,十分奇特。在寒冷的冬季,到处白雪皑皑,寒风刺骨,这里却温暖如春,绿草盈盈,在山石间不时的有小花绽开。这就是著名的太行大峡谷三大奇观之一——冰冰背。
大夏天里滴水成冰 冬天里繁花似锦
几年前景区挖了一个深洞,奇迹出现了,在洞子里有一股强风吹出,在整个洞子里寒风刺骨,只要有一滴水,马上就会结成冰块,就是有一桶水,一个晚上就会全部冻实,有时还会把水桶给冻裂。如果用一些模具,就会冻成惟妙惟肖的各种造型。经过修整开发,已成为极具科学和欣赏价值的地质公园型旅游风景区,这就是冰冰背旅游风景区。
关于冰冰背 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
古时候,这里是一泓深潭。潭水供人们浇田、饮用。一年夏天,一条恶龙飞来,霎时飞沙走石,火光冲天,草木枯萎,潭水蒸干,百姓始遭祸害。人们无奈,请求恶龙免降灾难,恶龙哪里肯应!人们又修庙祷告,恶龙仍不从。其时,传说的八仙中的铁拐李正好路过此地,看到恶龙作祟,于心不忍,于是一杖捅到海底,命龙王放水,又从宝葫芦内扔下一块冰,将潭周围盖得严严实实,把恶龙压到了潭底。于是,出现了这种奇观。
是什么原因使这里冬夏反季节呢?
一、自然状况
本区位于太行山南段,海拔1500米,悬岩峭壁,山势险要,丛林叠嶂,东邻石板岩大峡谷。
冰冰背位于高山脚下的山沟之中,有多处冷气从石块缝隙或小岩洞中冒出地表,多呈带状近东西向平行分布,带长几米至几百米不等,其中发现两处每年夏季6~8月间,在石缝或石洞中有冰锥向外生长,或附于石壁上,或长于夹缝中,立秋以后冰凌逐渐消逝,但冷气如故。冬季有雾气从石缝中冒出,雪花落上立即融化。
在东侧约100米处有一股清泉流出,常年不断,不受雨季和旱季的影响。北侧也有一股清泉流出,雨季和旱季对流量有不小影响。
在冷气或结冰点附近无灌木及大树生长,只有小草丛生,其中只有两种无名小草(本地人不知名称)生长旺盛,但离开冷气带数米立即消失,其中一种单柄小白花,下部有似小蒜头状的块根,生长在10°C以下的地方。另一种为多枝状开兰紫色小花,生长在结冰点附近,温度越低越旺盛。可见这两种小花有低温专属性。
二、地质构造
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台,山西台隆,太行台拱的中心部位。东侧有石板岩背斜,冰冰背位于背斜的西翼。由于受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挤压,形成了太行山隆起带,新构造运动是该区的主体。据国家地震局观测,太行山每年上升3毫米,无感地震每天发生数次,可见该区新构造运动非常活跃。
在冰冰背附近的山体垮塌的岩块之间无胶结物,可证明它是近代构造运动的产物。
该地区位于背斜轴部西侧,由于地壳隆起,底层以张性断裂为主,近地表为远古界较厚的脆性石英岩,在地貌上形成张性断裂谷,垂直短距不大。
该区的断层是与石板岩大断层近于垂直的次级断层(类似垂直裂谷的转换断层),北西走向。郭家庄——任家庄(山西省平顺县)大断层从冰冰背通过。断层有平推性质,水平位移300-500米,此断裂从车佛构西至羊角沟之间长达6公里上覆盖层没有明显断裂显示,冰冰背附近之下为古生界页岩、砂质页岩、薄层泥灰岩,破碎带宽约300-400米,低温点均位于破碎带之上及附近。
冰冰背探奇自驾游攻略:
地址:安阳林州市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
景区门票:31元可咨询您在附近居住的农家院是否可以帮助减免部分票价。
租军大衣:每件5元
自驾路书:北京(六里桥收费站上京珠高速,过杜家坎收费站后沿京珠高速南下,450公里)-安阳-林州全程616公里耗时6小时